安倍晋三18日宣布,将于21日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他同时宣布,消费税率增至10%的计划,将从原定的2015年10月1日延后到2017年4月1日。
新华社电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8日宣布,将于21日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如选举失利他将下台。
安倍在当天晚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解散众议院的决定。他同时宣布推迟实施消费税率增至10%的计划,将提税日程从原定的2015年10月1日延后到2017年4月1日。
提前解散众议院
安倍表示,重大税收政策变化是关系到国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大事,因此推迟提高消费税需要“问信于民”,为此他决定在21日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
根据2012年自民党、公明党、民主党达成的消费税增税法案,日本在今年4月1日和明年10月1日起,将把消费税率从5%分别提高到8%和10%。但今年第二、第三季度的经济统计数据显示,受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引发公众对消费税政策以及“安倍经济学”成效的质疑。
安倍经济学“失败”
安倍在记者会上表示,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再现负增长显示日本经济尚未回到增长轨道,其中4月起开始实施的消费税提高对个人消费的抑制作用明显,如果按期继续提高消费税将进一步加大个人消费的下行压力,可能导致日本景气复苏夭折,日本经济克服通缩也将面临危险。
日本在野党批评道,以景气低迷为由推迟提高消费税意味着“安倍经济学”的失败。安倍对此辩解说,继续推动“安倍经济学”需要得到国民的理解和支持。他同时表示,如果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在大选中议席未能过半,意味着“安倍经济学”遭到民意否认,他将因此主动下台。
日本政坛重新洗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8日晚间宣布,将于21日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这次大选主要有三大看点:
一是自民党能否维持半数以上议席。安倍上台两年来,无视民意推出一系列影响日本走向的政策,已经引发许多民众不满,但这些反对声音能在多大程度反映到投票中尚未可知。如果自民党在选举中无法单独过半数,即使与公明党联盟后仍能执政,安倍无疑也将在党内遭到严厉追责。安倍已经表示,一旦选举失利他将下台。
二是民主党为首的在野党势力格局能否出现重大变化。2012年众议院选举中,民主党议席大幅减少,日本维新会(现变更为“维新党”)、大家党趁机崛起为新的“第三势力”。但此后,日本维新会、大家党反复内乱、分裂。分析人士认为,选举前后,在野党都可能重新洗牌,乃至合并整合。
三是日本经济走势将如何变化。10月31日,日本央行再度追加货币宽松政策,其前提是政府能如期提高消费税率。安倍宣布,提高消费税到10%的措施将从原定明年10月推迟到2017年4月。日本宏观经济走势引人关注。
(冯武勇、刘秀玲)
国际时评
安倍意在谋求长期执政
安倍希望在目前支持率尚可的情况下提前举行大选,从而为其长期执政铺路,但如果自民党丧失议席超过预想,安倍可能适得其反。
日本众议院议员每届任期4年,本届众议员的任期从2012年12月到2016年12月。在2012年12月的大选中,安倍率领的自民党取得大胜,在全部480个议席中占有294席,单独过半数。
日本首相由众议院选举产生,根据日本宪法相关解释,首相有权解散众议院,“解散权”因此在日本政坛被视为首相执政的“杀手锏”。
眼下自民党在众议院占据很大优势,安倍为何急于解散?这与安倍为谋求长期执政的个人算计息息相关。据此间媒体和观察人士分析,安倍在今年解散众议院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阻止在野党继续追究阁僚政治资金丑闻,借助选举企图使焦头烂额的内阁丑闻“归零”,并通过“重启”政权维持党内凝聚力。
其次,当下安倍政权仍能维持40%~50%的支持率,自民党一党独大、在野党一盘散沙的“一强多弱”政治格局未变。年内突击选举,将使反对党无法及时调整选区和候选人。安倍政权和党内普遍乐观预测,即使议席有所损失,自民党仍能确保半数以上议席。
最后,明年9月自民党总裁选举前,安倍政权将面临核电重启、“安倍经济学”成效盘点、集体自卫权相关法案等多个容易影响支持率的内政难题。因此对于安倍来说,解散众议院提前选举这招越晚使用风险越大,甚至将影响到其本人谋求连任自民党总裁。而如果此次大选获胜,安倍明年成功连任自民党总裁,就有可能最长执政到2018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