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北新闻网
10月24日,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为确保全面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市财政局多措并举,通过深入基层,加强调研监督检查,查缴非税收入1800余万元,其中1200万已收缴入库,其余600万正在催缴中。
源头入手严格票据管理
票据是非税收入的源头,是实现非税收入的首要环节。多年来,市财政局坚持“核旧领新、限量发放、票款同步”的原则,严格票据的购、领、缴、销流程。加强财政票据计划审核,推广打印票据、控制定额和手写票据的需求量。限制票据一次购领数量,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使用量,并由单位票据专管员本人持证购领。严格规范财政票据使用范围和方式,杜绝混用、串开票据,坚决禁止转让、出借、代开财政票据行为。严格票据核销。对开具票据的收入金额,及时与入库额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深入基层加强票据监管
在加强财政票据管理的基础上,组织专管员深入执收单位及各区、县(市),对非税收入征缴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检查整改,非税收入征收和票据使用日趋规范。
自2010年财政部将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列入财政票据以来,市财政局加强了对该种票据的监管,将其使用范围和填开内容列为重点审查对象。按照《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仅用于行政事业单位暂收、代收和单位内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等经济活动时开具,严禁用其收取非税收入。对发现违规用于收取非税收入而形成单位小金库的,及时予以查缴。
深挖增收夯实非税管理
目前,个别部门、单位认为房屋、场地等国有资源(资产)等出租收入和单位的经营服务性收入为单位自有资金,由单位自行核算。鉴于此,市财政局要求执收单位将经营服务性收入纳入非税收入管理,扩大非税收入范围。组织单位开展自查自报工作,要求将依靠行政管理职能、具有强制和垄断性质,或其工作经费由财政补助或部分补助,以及利用国家投入的资产通过市场经营活动而取得的经营服务性收入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选派专业人员对部分执收单位的非税收入征收及票据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应缴未缴的非税收入,依据相关政策予以追缴。
电子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全面实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一是为执收单位免费提供、安装非税收入征管软件,并为电脑配置达不到要求的单位统一采购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二是邀请软件系统网络工程师对财政相关人员及各执收单位业务人员进行免费业务培训。三是合理布设非税收入缴款网点,方便缴款人缴款。四是加强与执收单位、代理银行及软件服务公司的沟通协调。五是取消原非税收入财政汇缴专户,收入直达国库或财政专户。